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

让他们学会觅食


在小二班的马来文课里,小俊很肯定的说,“Cikgu,pancit!”

 我反问他,“Kamu pasti?” “Ya, saya sudah cari kamus.”

小俊猛点头地表示他真的确定。 “Baik. Murid lain? Apakah pendapat kamu?”

我问。 同学们举手抢着回答。我指名坐在后面的小敏作答。

小敏用很自信的语调答,“Cikgu, bocor!”

 “En, Jun kata pancit. Min kata bocor.Yang mana betul?"

我在问。 “Yalah cikgu, mana betul ? Tayar 爆胎应该是 pancit atau bocor?”

小宏问。 “En, bagus soalan Hong. Jadi mana yang betul? tayar pancit? tayar bocor? ataupun kedua-dua pun betul? ” 我问。

 学社们听完开始埋头翻查字典。我说,“Baik. Cikgu beri kamu masa untuk kamu cari di rumah. Sesiapa yang dapat mencari jawapan yang paling tepat. Kumpulannya akan diberi 5 markah.” 

学生们兴奋得欢呼...... 这堂课的最后五分钟,学生们开始习作。我看他们手里拿着字典翻查并和身旁的同学在交换看法。对于他们的表现,让我为他们感到非常骄傲。正当沉溺在这和谐的画面里时,突然一把声音让我回过神,“Cikgu, “握手”是“menjabat tangan” 是吗?”

我还没回答,被小韵打住了,“是berjabat。”

 “En,jadi menjabat tangan atau berjabat tangan?"我问。

 小政答,"Cikgu, tambah imbuhan men- bermaksud sedang membuat kerjakan?" 

我向全班同学提出这问题,“ Baik, minta perhatian. Sila rujuk muka surat 30. Gambar yang menunjukan “握手”itu adalah menjabat tangan atau berjabat tangan?" 

大部分学生的看法和小政一样。我便说,“Tapi perkataan tambah imbuhan ber- juga akan menjadi kata kerja." 

学生们恍然大悟。一些学生又开始翻查字典。

这问题当然留给他们回家去翻词典研究...... 

我带着开心的脚步离开教室,因为设计的教学策略见效了。想起新学年刚开始的第二周,无意间学生透露了他们的心声,“Cikgu, Bahasa Malaysia sangat bosan!”

 啊,“课无趣,师之过”。这真是罪过啊!

回家后,马上反思该如何引起这般优秀班对学习马来文的兴趣呢? 

一个8岁孩子的心智发展特质是思考方面已经能默默思考。记忆方面则是有意识记、理解识记、抽象逻辑识记正迅速发展中。但注意力方面,8岁小孩只能连续集中力约20分钟左右。这时候的孩子也非常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

最后我决定了把每一堂马来文课变成是一场累计分数的竞争游戏。 

自从换了教学策略,学生更积极参与并勇于尝试回答问题。接着有学生携带字典,慢慢地因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近乎每一位学生都带着一本小词典。

我并没特别的叫他们如何用字典。只融入教学里,比如“meronda”。我会问学生基础单词是什么?同时,也慢慢灌输他们各种前缀词和后缀词的意思。

我也发现一些学生会在家先把第二天我要教的课先在家看一遍也翻查了不会的字。如小宏的自信是来自他在家里已经做了课前准备。 

两个多月过去,终于见效。学生们已经很自发地翻查字典。同时会去思考单词加上缀词后的意义。另外,学生与学生或老师与学生的学术切磋的积极与和谐气氛也让我对教育的热情升温呢!。

 这就是我要的教育,学生不是一味的“喂食”而是引导他们学会自己“觅食”。

3 条评论:

meylim 说...

非 常 赞 同 ~

吳豐隆 说...

好感動!如果每個老師都像你一樣,我已經是個大醫生了!

阿山 说...

Meylim, 謝謝你的贊同。

豐隆,你現在也很好啊!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